找人帮忙翻译<笔论>和<续书谱>中的几句话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1 17:02:55
<笔论>翻译,从"书者,散也."---"如对至尊,则无不善矣."
<续书谱>翻译,从"真书以平正为善"--"类有科举习气"

注:有回答上来的给50分,说话算话
笔论:
书者,散也。欲书先散怀抱,任情恣性,然后书之;若迫于事,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。夫书,先默坐静思,随意所适,言不出口,气不盈息,沉密神采,如对至尊,则无不善矣。

续书谱:
真书以平正为善,此世俗之论,唐人之失也。古今真书之神妙,无出钟元常,其次则王逸少。今观二家之书,皆潇洒纵横,何拘平正?良由唐人以书判取士,而士大夫字书,类有科举习气。

1、原文:书者,散也。欲书先散怀抱,任情恣性,然后书之。若迫于事,虽中山兔豪,不能佳也。夫书,先默坐静思,随意所适,言不出口,气不盈息,沉密神彩,如对至尊,则无不善矣。

译文:作书,是闲散的事。要作书先散心,放纵情性,然后作书。如果迫于事务,虽有中山兔毫这样的好笔,也是写不好的。大凡作书,首先要默坐静静地思考,任情适意,不要与人交谈,心气平和,神情专注,如同面对皇上,这样就没有写不好的了。

2、原文:真书以平正为善,此世俗之论,唐人之失也。古今真书之神妙,无出钟元常,其次王逸少。今观二家之书,皆潇洒纵横,何拘平正?良由唐人以书判取士,而士大夫字书类有科举习气。

译文:真书要写得平正为妙,这是一般世俗的论调也是唐代书法的缺点(唐代 书法家讲究法度规矩,缺乏魏晋书法的飘洒风度)。古今真书写得最神妙的,无过钟繇,其次就数王羲之,试看这二家法书,都潇洒纵横,何曾拘守方正平直的规 矩?原因在于唐代以法作取士标准,所以士大夫阶级的字大都有科举习气

把上下句拿来看看。 真书以平正为善 正楷一笔画平正为好

把上下句拿来看看。 真书以平正为善 正楷一笔画平正为好
回答者:cyfm - 江湖新秀 四级 2-3 22:03
1、原文:书者,散也。欲书先散怀抱,任情恣性,然后书之。若迫于事,虽中山兔豪,不能佳也。夫书,先默坐静思,随意所适,言不出口,气不盈息,沉密神彩,如对至尊,则无不善矣。

译文:作书,是闲散的事。要作书先散心,放纵情性,然后作书。如果迫于事务,虽有中山兔毫这样的好笔,也是写不好的。大凡作书,首先要默坐静静地思考,任情适意,不要与人交谈,心气平和,神情专注,如同面对皇上,这样就没有写不好的了。

2、原文:真书以平正为善,此世俗之论,唐人之失也。古今真书之神妙,无出钟元常,其次王逸